|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机构设置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富裕法院加快科技法庭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5-09-02 11:02:58


    近两年来,富裕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信息化法院”、“数字化法庭”的审判工作方针,按照“积极建设、重在应用”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基层法庭软硬件建设投入,初步形成了“建、管、用”三位一体的科技法庭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内与审判管理相结合,覆盖全院的科技法庭工作格局,使人民法庭较好地发挥了“前沿征地”的作用,赢得了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们的基本做法是:

    抓保障,在领导重视上下功夫院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一班人带头学习上级法院有关科技法庭建设与管理的规定,在加大数字法庭建设力度的同时,强化应用管理,使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在宏观决策上给予支持,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开绿灯。二是在实际行动上给予支持,帮助解决科技法庭建设中的一系列实际困难。是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对科技法庭建设实行资金倾斜政策,优先与县财局协调,确保了科技法庭建设各项资金的落实。

抓建设,在物质装备改善上下功夫。以前,院基层法庭物质装备落后、办公条件差,远远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为此,他们把“法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下大力气改善法庭的办公条件。通过狠抓“法庭”建设,法庭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观2013年,院投资70万元,对三个法庭的办公楼进行了重新改善装修。为了更新法庭的办公设备,拨出资金重新配置了办公桌椅板凳。2014年重点抓了法庭的规范化建设,投入了20多万元建设了庭外环境和围墙,使三个法庭均到了省法院要求的标准化法庭标准。

抓档次,在软硬件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在积极推进科技法庭建设工作中,院发现原有法庭设备只是基本的装备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发展的审判工作需求。针对这一现状,院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质量要求,高速度推进,下定决心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投资19余万元将一个法庭改造升级为高清科技法庭。设备包括庭审管理系统、庭审数控主机、摄像机、主控台式电脑、光盘刻录机、音响功放系统等。这套数字化系统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各类电子、视频证据,还可以对庭审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完整、准确、如实地记载庭审实况。同时,通过局域网可为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提供庭审直播,院内其他法官或法警大队可通过院局域网对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进行实时观摩,有效地提高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使法院内部的监督管理由传统的“听案”变为直接的“看案”。

抓应用,在发挥系统效能上下功夫。近两年来,院法庭完成了内网电子邮件系统、法律法规查询系统、法律文书校对系统、数字审委会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即时消息通讯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并均已运行,多媒体证据展示、庭审记录、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等多项功能已全面启动,基本实现了审判管理程序化、无纸化,庭审过程音像化,工作查岗随时化的信息化格局,办案质效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使司法更加公开透明,审判更加公正公平。

    抓监督,在提升公信力上下功夫。数字法庭建设完成后,为了让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院提出明确目标:做到每庭必录。即无论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无论各类庭审还是这些听证,都必须在科技法庭进行,达到全程录音录像。这样便于领导掌握第一手资料,达到跟踪问效的目的。科技法庭启动以来,给院审判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为公正司法提供有效的服务平台。

一是增强了司法透明度。科技法庭庭审“三同步”,客观、全面、全程记载了庭审活动,分别摆放在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的同步显示屏,以及大屏幕电视机,让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全程监督庭审记录,避免事后当事人为一些庭审内容中的关键性细节发生争议,确保庭审笔录质量,也进一步引导法官和书记员,更加注重庭审质量和效率,切实便民利民,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是约束了审判人员。院庭领导随时调阅庭审,改进了监督方式,增强了审判人员的责任心,庭审行为得到了规范,减少了当事人对庭审过程的异议。自科技法庭启动以来,审判人员自觉约束言行,庭审中杜绝了着装不规范、随意走动、接打电话等情况。书记员电脑记录与审判席桌面电脑同步显示,也便于审判长及时掌握和了解书记员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漏记、少记或重复记等情形,提高庭审记录的正确率。

    三是实现庭审数字化提效率。对三个法庭的所有审判法庭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庭审录像录音电脑显示三同步,同时对法庭的网络进行改造,使用移动4M光纤,率先在全市法院建成了“四级专网”。有效改善了派出法庭的网络环境,提升法庭的电子化办公效率。

四是运行电子签章方便群众。三个法庭运行司法签章系统,并安装三台高速节能打印机,改变原有文书必须到院办公室盖章的模式,实现裁判文书“立等可取”,提高了文书制作效率,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收到了当事人的广泛好评。

(吴向东  于晓雪)

文章出处:政工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