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文化建设措施和成效
近几年来,富裕县人民法院党组紧紧围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干警核心价值观,多措并举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导向、激励、感召等功能,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促进了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院党组在研究部署全年工作时,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统筹安排。在日常工作中,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力当好文化建设的领军人,充分发挥倡导、推动作用。院领导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每人每年都要完成一篇调研文章,并积极参加书法、绘画、摄影、乒乓球等文体竞赛,带领广大法官干警投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注重审判成果转化。我院将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司法审判的理论调研和审判实践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提升、转化,并用于指导审判实践,推进法院审判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审判、执行、信访等工作顺利推进,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完善,法院文化真正起到了服务于实践的内化作用。
三是树立外部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大法院文化建设调研和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加强与辖区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沟通和合作,有效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联系和互动,使其切实成为法院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树立形象、联系群众、改善执法环境、弘扬司法文明的有效途径。
四是建设特色文化,在审判大楼走廊、调解室等地悬挂有文化底蕴的字幅,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构建文化建设平台,丰富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以改善法院文化建设措施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形式内容单一、文化内涵不深的问题。
五是加强物质装备保障。一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特别是法庭的建设力度,对部分审判法庭进行了装修,使办公环境和法庭充分体现法院文化的特点。二是加大对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做好做强法院内部局域网及互联网网站建设,实现通过网络发布有关法院工作动态、生效裁判文书、法院文化成果等,文化建设得以科技保障
六是打造服务文化。积极响应最高院号召,全力做好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提出“关爱百姓、关爱民生”的服务宗旨,推出了“农民工诉讼绿色通道”、“司法救助快速通道”等务实举措,拉近法庭与百姓的距离,换关着门等为敞着门迎,让老百姓乐意到人民法庭来,说说话、唠唠嗑、解解烦、宽宽心,让法庭更热闹,人心更温暖。
二、当前法院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法院文化及其建设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干警由于对法院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法院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认为法院只要能加强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不出乱子就可以了;还有部分人认为开展法院文化活动是对正常工作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也有一些人认为把有限的奖金用在美化机关环境、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开展法院文化活动是奢侈、是浪费,是搞花架子、是形象工程等。
二是法院文化缺乏精神内涵,理念不响。在法院文化当中,物质文化只是法院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才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涵。审判机关的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法院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的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有的甚至把法院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机关环境的美化和丰富全体干警的业务生活,一味强调发展机关环境和娱乐文化,离开了审判机关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样,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人文化建设的意义。总的来看,法院文化缺乏一个叫得响的系统理念来统揽全局,号召力不够。
三是法院文化形式单一,活动不多,载体不够。有的把法院文化建设附属于工作安排和人事管理,着重强调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法院文化建设看作审判执行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的把法院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全体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业务活动的开展,并没有把法院文化建设放在整体法院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有的把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干警在年龄结构、文化背景、心理因素、业务能力、工作投入、思想认识、政治素养等方面割裂开来,限制了法院文化功能的发挥。
四是法院文化特色不明显。法院文化既有共性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正是法院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法院干警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是,在实际中,在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法院文化理念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基层法院、干警自身的待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这不利于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不利于激励全体干警努力工作,更不利于提高法院和法官干警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三、法院文化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是制定长远规划。制定详细的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计划,包括详尽的法官培训计划、图书影像资料采购计划和文体活动计划等。
二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大力宣传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干警的认识,结合基层法院自身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加强图书馆、局域网的建设,建立文化长廊,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建议上级法院每年下拨一定比例的经费或者基层法院在经费安排上有意识地倾向文化建设。
四是融入地方特色。法院文化建设应该追求鲜明的个性,根据各地特色,掌握法院文化建设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