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深入开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所承担的社区管理事务也越来越多,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需要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如何向着更好服务社区居民造福社区居民的目标而努力,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与挑战。笔者从法律人的视角关注社区工作和居民生活,贯彻从居民群众的需求中来,再回到居民群众满意中去的工作原则,为满足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社区建设,增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对富裕县富裕镇第三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
富裕县富裕镇第三社区共有90栋居民楼,6300余户居民,16000余人,其中低户户600户。此社区生活着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人群,从群体上可分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青状年人和优抚对象、驻社区单位等群体。
二、社区存在的法律需求
笔者在对第三社区调研的过程中,用心观察,积极思考,通过调研总结出社区居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法律需求:
一是对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的需求。当前,老百姓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存在强调权利、忽视义务的普遍问题,很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注重维护自身利益,而怠于履行相应义务,容易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进而导致纠纷产生,如相邻关系、物业纠纷等。因此,社区居民亟待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以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知法守法水平。
二是对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的需求。社区居民的纠纷一般多涉及婚姻家庭、继承、房屋买卖、相邻关系、物业管理等,法律关系通常较为简单,但因为当事人对基本的法律知识缺乏了解,导致认识不清或错误,容易引发纠纷。同时由于缺乏诉讼法律知识,诉讼能力特别是举证能力较弱,不利于在诉讼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三是对法律专业人员的需求。该区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阶段,因拆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骤增。由于拆迁涉及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适用的法律法规繁多,因此,很多已拆迁和正待拆迁的社区居民迫切需要法律专业人员予以指导和支持,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三、促进社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笔者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一是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定期组织法官到社区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与其日常工作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知识,使其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知法、懂法、守法,从而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
二是加强与社区合作,主动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与社区保持长期、有序的合作,对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社区可根据居民的具体法律需求,邀请法院各业务领域的专业人士定期到社区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法律工作室,建立“调解进社区”的长效机制。发挥法律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协助开展社区内简单纠纷的调解工作,并定期派出法官到纠纷多发社区集中举行现场调解会,以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态度,取得当事人的信服,尽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