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腿上皮肤偶有不适,便急急忙忙来到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医院看看。接待我的是一名中年女医生。她先让我去验血,当我拿着化验单给她看后,她对化验结果未置一词,只是问我,是否有医疗保险卡,当得知我有后,又问卡上有多少钱,我如实告知后,她便大笔一挥,给我开了中草药洗患处,又开了几天的西药点滴,还有外敷药,共200多元。我仓皇逃出医院,买了一支几元钱的药膏,解决了问题。
这使我对医院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利用患者的无知,加大用药金额,已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医生有提成。可是几元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花几百元的医疗费,却是我始料未及的。
但一位坐堂老中医却改变了我的看法,使我对德艺双馨的医生顿生敬仰之情。
那是一个并不显眼,甚至还可以说有些偏僻居民区内的一家个人诊所,坐堂的是一位年近七旬老大爷。诊室里设备简陋,老医生身着便装,面容慈善,精神矍烁,更象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我去时屋内已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只见老医生似有所思地在给一名患者把脉。过了几分种,他便细述病人的病状,又给病人细说病理,在病人不断点头的情况下,开出药方,在此诊所抓药。我等了二个多小时才看上病,又是经过一番把脉、解释、分析,老医生说:你问题不大,你上外面开点中成药就行了。以后我又先后去了几次,都是如此。老医生白白为我看病,却一分钱也未挣到。
我想老医生如果给我开他诊所的中药,我也不会有半点怀疑和怨言。可他却根据病情,选择了对我来说便利,对他来说却无丝毫益处的治疗方法,纯粹是医德使然。
“看病难”问题,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看病难”固然有药物流转的中间环节过多过乱等多种因素,但医生受既得利益驱使,不顾患者的病情如何,做不必要的仪器检查,多用药用好药,无形中加大了患者的看病难度。
一个庸医固然可怕,可一个技术精湛,却缺少仁爱之心的医生同样让人心生畏惧。
如果医生都具备那位老医生的德艺,我想看病将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