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变审判作风,着力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难题,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已任,着重提高司法服务性、主动性和高效性。
1、审判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我院将服务于 “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审判基本任务,妥善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通过对案件分析、归纳、整理,帮助县委政府做好社会形势研判和法律参谋。我院通过搜集整理在办案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向县委政府、县直职能部门提出司法建议。
2、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我院改变过去闭门办案的做法,要把巡回审判与法律宣传结合起来,将庭审现场设在村委、农家,达到审判一个案件教育一片群众目的,法庭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为群众提供诉讼方便条件。
3、设立维权岗提升服务特殊群体司法能力。我院还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和妇女维权岗,由专门法官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妇女犯罪案件,提升法官在保障未成年人、妇女合法权益方面的司法能力。
4、开展送法服务活动。各庭室要组织法官干警到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社区开展送法服务活动,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使法官更亲近群众,群众更理解法官。
5、坚持司法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在立案庭设立“咨询导诉、材料转交” 窗口,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导、法律咨询、风险提示、材料转交,做到“一站式”立案服务;开展“百日巡回审百案”等活动,深入边远乡村、街道社区上门调解、巡回审理案件;开通涉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追索赡养、抚养、扶养费案件、农民工工资案件,确保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6、加强民意沟通,扩大司法民主。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开通官方微博,关注网络舆情,及时收集网络舆情反映;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廉政监督员、律师、基层群众代表旁听案件审理、现场监督执行、评议法院工作;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法院的审判工作,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