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全国“酒城乳乡”的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活跃着一支头带国徽、肩扛天平,执法严明的法官干警队伍,这就是曾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优秀法庭”和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的富海人民法庭。他们以踏踏实实、服务人民的作风和开拓进取,捍卫公正的精神,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庭,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追求“零错案”的调节方法,一切为了人民满意。
在审判工作中,该法庭从规范诉讼调解的方式方法入手,不断强化民事调解功能,努力把大量的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双方当事人都比较满意的状态。他们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愿、合法”原则对调解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首先从程序上“选择判决还是调解,不是法官说了算,而是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完全在自愿基础上进行调解。无论是庭前调解、庭审调解、还是庭后调解,都始终坚持“三个公开”,即调解过程公开,证据事实公开,调解结果公开,让每一起通过调解解决的纠纷都体现出程序的正义。其次明确了调解适用的范围,突出“一小一大”两个重点,“一小”是指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便于执行的民事案件;“一大”是指涉及面广,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民事案件,这两类重点案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更有利于平息矛盾、化解积怨、增进团结和安定。在调解工作方法上,法官们也都开动了脑筋,把法律知识、社会阅历、审判经验和对当事人的心理分析等水乳交融地综合运用起来,区分当事人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等有针对性地释法说理,他们还把自己的调解经验总结为“二分法”、“冷处理法”、“唤起旧情法”、“舆论监督法”以及“拉家常式”等多种做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调解方法,近两年来审结的案件,有88%是调解、撤诉结案。
2015年5月中旬,他们调解了一件棘手的离婚案件。有一对在一起生活了20年的结发夫妻,因家中琐事双方发生了争吵,丈夫垢某某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将正在涮羊肉的一锅热汤泼向了妻子,致使妻子魏某某全身大面积烫伤。魏某某无法承受丈夫暴力行为带来的痛苦,于5月下旬的一天到富海法庭提起诉讼,要求与丈夫离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审判人员,就该案案情召开了案件分析会,拟定了案件的处理方案,并及时向当事人下发了传票。垢某某来到法庭时,不仅不同意离婚,扬言“谁给我判离婚了,我跟谁没完”,对妻子和法官的抵触情绪很大,给该案的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第一次开庭调解无效后,审判人员果断调整调解方案,从垢某某给妻子造成的烫伤作为切入点,与之进行交谈,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了长时间的讲解,使垢某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没有妻子的原谅,他有可能过上监狱的生活。通过精心调解最后双方就离婚问题达成了协议,而且在财产处理上,本着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双方财产分配得到圆满解决,当事人双方都很满意,最终双方和平分手,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追求短平快的执行效果,一切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2015年以来,该庭针对被执行人履行债务能力低,执行案件积案多,执行人员少,装备、通讯条件落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庭长身先士卒,带领干警们超负荷工作,打破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把全部精力用在快速执结案件上,使执结率较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同时集中警力打攻坚战,采取划线、分段、砍块和交叉执行等办法,突击执行“钉子户”和“赖帐户”行动,执结多年未结的关系案76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使执行工作收到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春天,原告徐某的建筑工程公司为富裕县二道湾镇力合村民委员会修路,国家的配套资金已经到位,路修完后,村里的配套资金没有给付,多次索要未果,实在无奈,将村委会诉至法庭,要求被告力合村给付筑路款人民币520,000.00元。在执行过程中,如何能达到短平快的执行效果,让双方当事人都能满意?申请执行的当天,审判人员到富裕县二道湾镇力合村进行走访调查,得知村里有部分机动地即将到期,如果执行可以抵顶该欠款。但是,如果将土地执行给了原告,村民也不会同意,涉及的村民户数特别多,一旦处理不好,更容易引发群体上访案件的发生,具体怎么执行能做到双赢,是一个难题。这种情况下,庭里召开了执行案件分析会,就该案的实际情况下步如何执行,进行了研究,最后拿出离了最佳执行方案:该土地仍然由本村村民公开竞价承包,原土地承包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包,承包费由法院收回给付原告抵顶所欠修路款。方案形成后,同二道湾党委政府及力和村委会协调执行方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通过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法庭审判人员参加,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了公示。竞价承包的当天,法庭审判人员亲自参与,使执行案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圆满划上了句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承包土地方群众特别满意,原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同时,二道湾镇党委政府和力合村的领导也表示满意,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农民的基本利益,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追求“心连心”的满意目标,一切为了群众着想。
富海法庭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法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他们以“爱心赢民心,以公心赢放心,以诚信赢信心”的口号目标,作为处理案件、化解矛盾,为当地政府群众排忧解难的最高标准,一切为了人民负责,时时处处替人民着想。2015年4月中旬的一天,富海镇富北村因春季风力较大发生了特大火灾,造成本村27户村民连环火灾,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每户财产损失都很大。富海法庭审判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第一时间,同富海镇党委政府领导及富海镇派出所警官赶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并参与了自救。经县消防大队调查认定,富海镇富北村村民李某家因家里奶牛生产,帮忙的人比较多,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事故。同时,就27户的财产损失做了鉴定。李某家庭生活条件不好,赔偿问题无法实现,造成了双方僵持。致使27户村民集体上访到富海镇人民政府,要求政府解决,否则,将到县政府、市政府继续上访,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些群众因为着火受损失压力很大,情绪非常激动,富海镇政府领导在劝说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将电话打到富海法庭,请求富海法庭出面帮助政府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全体法官干警迅速来到政府,从法律角度给他们耐心讲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村民依法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次日,27户村民来到了富海镇法庭,办理了立案手续。立案后审判人员到富北村展开调查,并就每一户的受灾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摸清了每户受灾的相关情况后,法庭召开分析会,并拟定了案件处理方案,于三日后进行首次调解,并就调解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策。因为该案件涉及的人数较多,在调解前,同原被告先行单独进行了交流,就损失问题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通过三个小时的调解,被告基本服礼服法,最后达成了赔偿意见,将这起涉案人数多,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面广的案件调解成功。避免了一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