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法院正在开展“司法质效年和司法作风建设年”活动,如何把“两个年”活动落实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笔者从审判工作的实践中感到,法院审判人员,必须增强以下“十种意识”: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审判人员必须增强服务大局观念,要通过 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遏制 各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创造 和维护 稳定 的社会治安 环境,妥善审理好每一宗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维护人民群众 的根本 利益。要时时刻刻想着群众 ,本着利民、便民的思想 开展工作,坚持 送法进校 、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机关、进军营活动,并把调解 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头。
二是强化依法审判 意识。审判人员必须坚持一切诉讼活动都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诉讼 当事人纠纷的解决只能以现行法律法规定为唯一依据,其裁判结果也必须符合现行法律。另一方面,还要坚持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违法犯罪都 必须 受到法律的追究。
三是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就是摸索建立一套符合审判工作内在特点和规律 ,有利于调动法官工作热情 ,能够确保司法 公正 与效率的科学管理 体制,这是搞好审判 的关键。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强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 来巩固 创新成果,实现 强化科学管理 与创新机制的良性互动,为提高 审判 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提供 强有力的保障 。
四是强化外部监督意识。法院要始终做到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审判工作的监督。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 担任法院的执法监督 员和陪审员,让他们参与检查、评议法院审判工作,旁听案件的审理 ,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
五是强化绩效管理制度。法院要围绕领导干部业绩 、审判质量效率、执行工作、信访工作等重点严格考评,还要建立法院、干警执法质量档案 ,以目标量化为前提 ,以定期考核为手段,以落实奖惩为激励 ,促进整体业务工作水平提升 。
六是强化内部审判监督管理意识。院、庭长要依照法律 程序认真 行使监督 管理 权,加强对合议庭审理 、评议及审限、文书等方面的监督 ,及时发现、依法纠正存在的问题。对改判案件 、上访案件重点进行质量评查,如果认定为错案,必须明确审判 责任,该追究的要严肃追究。
七是强化审判委员会职能意识。审判委员会除了研究本院管辖的理要案件 外,转向注重 总结 审判 经验,加强审判 指导,逐步扩大直接 审判 等等。
八是强化合议庭建设意识。法院应着重强化合议庭的责任意识,审判 长要发挥好职责 作用,承办法官 与合议庭其他成员要共同负责,切实解决合议庭内部缺乏制约、合而不议、一人拍板、随意定案的问题。
九是强化案件调解意识。审判人员应充分发挥调解对平息矛盾、化解纠纷 、自动履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坚持将调解 作为裁判的基础并贯穿诉讼活动的始终,尽力通过 调解 定纷止争。
十是强化评比活动意识。法院应组织庭与庭之间、法官与法官之间进行横向比,同一个庭、同一个法官 的现在与过去、与历史上最好水平年份进行纵向比,比结案数量 、比社会效果、比驾驭 庭审能力、比文书制作水平,努力实现审判、执行案件质量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