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应用迅猛发展,网络业态、传媒形态、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法院系统作为国家安全的捍卫者、人民安宁的守护者,既要在网下打好法律仗,又要在网上打好舆论仗。如何更好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树立法院干警队伍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成为当前紧迫的重大课题。
一、2021年度宣传基本情况
2021年,富裕法院官方网站发稿221篇,其中原创214篇;微信公众号352篇,其中原创210篇;微博发文1359篇,其中原创210篇;抖音16条。在中央媒体发稿4篇,人民日报1篇,人民网1篇,法制现场1篇、凤凰网1篇。省级以上发稿14篇。公众号总粉丝数1566,微博粉丝数831,抖音粉丝数588。微信公众号阅读量6.3万,微博阅读量137万,抖音阅读量2.7万。
(一)新媒体运营人员情况。新闻宣传归属政治部,配备1人专职宣传员,主要负责新闻收集、撰写、日常维护新媒体账号,政治部主任负责审察稿件。
(二)信息人员分布情况。我院共有干警147人,各业务庭室抽调1名干警作为兼职信息员,全院共有兼职信息员9名,各自负责庭室内拟发布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及报送。
二、宣传的措施与成效
(一)“拼精度”
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司法公开、法治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管理,制定了《富裕法院宣传工作方案》,并成立官方自媒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法院各部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本部门的自媒体信息员,确保各部门及时、适时提供新闻宣传素材。
(二)“拼速度”
新媒体时代,如何抢抓新闻时效性,尽快把信息发出去,是新媒体宣传比拼的重点之一。富裕法院宣传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捕捉法治亮点,深刻归纳法治特点,第一时间写出“形神意”俱佳的创新文章,经过后期精心制作后,为网友呈上一道道“法治大餐”。稿件发布后,各部门上下联动,相互在朋友圈推广,在微信群传播,扩大影响力。
在疫情防控的宣传中,更是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生动展示抗疫的“硬核”故事、“热血”画面、“泪目”瞬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政法英雄赞歌。在教育整顿期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宣传,营造教育整顿浓厚氛围,助力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同时,使人民群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内容、任务、目的和意义,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拼广度”
加强线下宣传,将普法宣传走进群众身边。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富裕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积极探索宣传新方式,聚焦区域矛盾纠纷化解,为“平安富裕”建设注入了新活力。2021年开展“公众开放日”20次,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事人代表、人民陪审员、学校师生、物业工作人员、农民工等各界代表1000余人,通过参观法院、旁听案件、与法官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公众零距离了解法院工作,进而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树立了人民法院的新形象。
以深化“法律五进”(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活动,重点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针对不同法治宣传对象提供订单式法治宣传服务,有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坚持需求导向,紧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提供系列化、多元化、规范化的法治宣传服务,把法治宣传教育融于审判执行等各环节,融于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到社区开展非法集资宣传、禁毒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四) “拼温度”
法院新媒体应体现司法关怀与司法温度。我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一篇篇图文并茂的宣传文章,是彰显司法温度的最好载体。2021年3月,立案庭接待聋哑当事人,开启绿色通道,彰显司法温情引起强烈反响,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齐齐哈尔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毕同春也在两级法院会议中给予高度肯定。
三、宣传建设的远景和规划
对宣传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要紧紧抓住内容创新这个根本,把握政法舆论宣传的时效,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传播政法正能量的新境界。
——多出扬正气的精品力作。要聚焦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司法的生动事例,聚焦法院系统勇于防控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精彩故事,聚焦英模感天动地的先进事迹,精细挖掘、精心提炼、精彩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引领新时代社会风尚。
——多出接地气的精品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角度,精心策划设置议题,把宏大主题与百姓视角统一起来,推出更多有温度、有人情味的作品,更好起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