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法院拓展“四条通道”
打造为人民群众服务新平台
富裕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眼,从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主动回应,通过拓展“四条通道”,打造为人民服务新平台,认真落实问题整改。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他们的做法曾被富裕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齐齐哈尔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
拓展司法救助通道,解决弱势群体诉讼难题。“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句流传在旧时民间的老话,揭露了旧社会衙门贪官的腐败行为,贫民百姓没钱别想讨公道。而现在,富裕县人民法院将“法院大门对民开,有理无钱请进来”的誓言公之于众,把人民法院为人民,为“弱势群体”服务变成了现实。该院从年初以来对38起案件实施司法救助,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标的额达2万余元。
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有一部分当事人主要是老、贫、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众,由于交不起诉讼费用,使诉讼得不到保证,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了使这些经济上确实有困难的人能够正常参加诉讼。该院开辟了司法救助通道。残疾青年王某,双腿安装假肢。2013年9月,她骑着残疾人特制的自行车上货时,被一辆汽车撞成重伤,两条假肢也没能幸免,飞来的横祸让王某的生活雪上加霜。通过交警部门几次调解,也没能与肇事者达成合理解决的协议。今年2月,富裕法院受理了这起交通事故案件,在了解当事人确实没有钱起诉的情况下,法院为其免去了该案全部诉讼费用以及执行费用。同时在法院的调解下,王某获得了应得的赔偿。
拓展巡回办案通道,解决春耕农民诉讼难题。该院积极把“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做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走村入户、巡回办案”活动,较好地解决了春耕季节群众诉讼难。3个派出法庭先后深入56个行政村,入390多家农户开展巡回办案,审结案件154件,执行案件56件,为群众法律咨询700余人次。富路法庭3名干警深入到龙水泉村兴盛屯审理土地经营权纠纷案件,法庭协调镇、村干部和双方当事人到土地现场勘查取证,现场办案,经过调解最后达成协议,6名原告同意撤诉,这起65亩土地纠纷案件现场得到解决。4月28日一大早,富路法庭的3名法官又来到该镇的永泰村现场开庭办案,永泰村牛某盖新房借本村王某3000元钱,拒不偿还。王某对牛某“不讲究”的行为告上法庭。法庭的3名法官及时来到该村现场办案,经开庭调解,被告当场偿还原告1500元欠款,余下的1500元钱达成协议,今年5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对此双方都感到满意。他们一致反映说:“法庭开在俺们农民家门口,不但让我们省去了打官司的路费,还省下时间搞春耕生产,同时也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受到了法律教育”。
拓展专项讨薪通道,解决劳务工资执结难题。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报酬权,设置了专项讨薪通道,加大了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报酬案件和涉及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干警打破每天8小时工作制,快速执结案件,执结率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同时采取划线分段、砍快交叉等执行办法,集中警力打攻坚战,先后为26名农民工执结拖欠工资案件,标的额达30余万元,涉及民生案件执结34件,标的额达60余万元。近日,当农民工李学军从法院执行法官手里接过4万多元的现金时,紧紧地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感谢地说:“我代表14名农民工真心实意地感谢为民办实事的法院领导和执行法官们,是你们帮我们要回了工钱啊!”
2012年,李学军带领14农民工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包了部分工程。工程结束后,房地产开发公司拖欠了李学军14名农民工工资38000元,经多次催要未果,无奈之下,他们于2013年6月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很快进入执行程序,对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一处房产进行了扣押。使农民工资拖欠一案得到有效执结。
拓展便捷诉求通道,解决法院门难进难题。为体现司法为民理念,方便群众诉讼,降低诉讼成本,拓展了便捷诉求通道。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建立标准化立案服务大厅,立案庭一般案件当日立案,疑难重大案件七个工作日内立案,极大方便了群众诉讼。今年三月的一天,年逾七旬的梁老太太步履蹒跚地来到立案庭,含泪要状告自己不孝的小儿子,要求小儿子尽赡养义务。立案庭的两位干警边安慰老人,边陪着老人叙家常,待弄清老人来由后,带着老人“打的”,找到老人的子女,经某某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老人的不孝之子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身为人子,一定对自己的母亲尽孝敬。然后对母亲道歉,把梁老太请回了家。 (徐丽敏 吴向东)